腸道「壞心菌」助攻 吃紅肉增心血管風險

腸道菌不只影響消化,還帶來「心」危機。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腸道菌某些菌種會將吃下肚的紅肉成分代謝產生成具有臭味的三甲胺,而三甲胺在肝臟氧化後進入血液循環,會導致血管阻塞,進而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研究團隊還設計檢測方法,可得知腸道內的「壞心菌」是否易致病,並予以個人化營養建議。

台灣醫學會今舉辦2018台灣醫學周學術演講會,近來相當熱門的腸道菌研究為討論專題之一。台大北護分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偉愷指,腸道菌像是人體內的發酵工廠,不僅消化食物,還影響免疫、代謝等全身性功能。

吳偉愷解釋,因腸道內的好菌與壞菌從可「訓練」免疫系統,辨別外來有害微生物,不致亂攻擊導致自體免疫疾病;且腸道菌代謝物質,有時是致病的關鍵,本次研究的「氧化三甲胺」便是一例。

過去已知紅肉不利於心血管,吳偉愷說,原因之一便是紅肉中含有的肉鹼與膽鹼成分,被某些腸道菌利用代謝,產生具臭味與揮發性的三甲胺,一部份隨屁排出體外,另一部分會吸收,並進入肝臟氧化成氧化三甲胺,進入血液循環中。

吳偉愷說,氧化三甲胺已被發現會促進巨噬細胞堆積血管壁、抑制膽固醇回收,並增強血小板凝集,易導致血管粥狀動脈硬化與血管栓塞的形成,進而增加罹患心肌梗塞與中風的風險。

台大研究團隊也設計一套檢測方法,讓受試者吃下肉鹼補充劑,分析24小時內體內產生氧化三甲胺的狀況,結果因人而異,即可知個人腸道菌功能,若產生氧化三甲胺量較高,就代表「壞心菌」產能很高,這類人更要少吃紅肉,此研究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腸道》(Gut)。

吳偉愷說,因腸道菌相當複雜,找出哪些是真正的「壞心菌」,是未來研究方向。他也認為,市售益生菌差異很大,且不見得有嚴謹研究佐證,建議少吃高脂飲食,多吃蔬果等高纖飲食,可幫助腸胃養好菌。
轉自 蘋果日報 (江慧珺/台北報導)